澱
澱 异体字:【淀】解释
○ 滓垽也。見說文。【段注】釋器曰。澱、謂之垽。土部曰。垽、澱也。黑部曰。𪑩謂之垽。按𪑩與澱異字而音義同。實則一字也。
○ 壅塞也。夢溪筆談:汴渠有二十年不浚。歲歲堙澱。
○ 石殿也。本草綱目:藍澱。澱、石殿也。其滓澄殿在下也。古作淀。俗作靛。南人掘地作坑。以藍浸水一宿。入石灰。攪至千下。澄去水則靑黑色亦可乾收。用染靑碧。其浮沫掠出陰乾謂之靛花。卽靑黛也。
○ 湖淀之波漾者曰澱。見通雅地輿。
○ 山名。淸一統志:澱山。在江蘇松江府靑浦縣西北二十五里薛澱湖中。
○ 湖名。方輿紀要:澱湖在江蘇靑浦縣西南三十里。又澱山。湖名。淸一統志:澱山湖。一名薛澱湖。其源自吳源白蜆江來。瀦爲湖。周迴幾二百里。洩於松江。
○ 如淵而淺也。文選郭璞賦:洊澱爲涔。
○ 濩澱。水名。見佩文韻府。〔按水經本作淀。詳淀字。〕
○ 巨澱。縣名。見佩文韻府。詳淀字。
○ 沈澱。化學、液體中生固體而下沈者謂之沈澱。又地學、溶解於水中之諸物質。經水流之機械作用而化爲岩質者。謂之沈澱岩。
澱 第 1096 页 第 3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