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
殷 异体字:【慇 磤 𣪞】解释
○ 作樂之盛偁殷。易曰。殷、薦之上帝。見說文‧㐆部。【段注】此殷之本義也。引申之爲凡盛之偁。
○ 中也。書‧禹貢:九江孔殷。正義:言甚得地勢之中也。
○ 正也。書堯典:以殷仲春。傳:殷、正也。以正春秋之氣節。
○ 眾也。詩溱洧:殷其盈矣。
○ 富也。法言孝至:務在殷民阜財。
○ 深也。文選陸機賦:在殷憂而弗違。
○ 大也。禮記‧曾子問:服除而後殷祭。
○ 當也。史記‧天官書:衡殷中州河濟之間。【注】衡、北斗衡也。殷、當也。
○ 聲也。史記‧封禪書:其聲殷云。【注】臣瓚曰。殷、聲也。云、足句之辭。
○ 痛也。見廣雅‧釋詁。
○ 殷殷。憂貌。詩北門:憂心殷殷。又讀隱。
○ 朝代名。商盤庚遷都殷墟。後號曰殷。其地當今河南省商邱縣。又國名。秦楚之際。故趙將司馬卭稱殷王。都朝歌。當今河南淇縣。
○ 州名。唐置。羈縻江南道。當今四川宜賓縣西北。又元置。屬遼陽省東寧路。當今朝鮮平壤東北一百餘里。
○ 通慇。爾雅‧釋訓:慇慇惸惸。釋文:慇、本作殷。
○ 通衣。禮記‧中庸:壹戎衣而有天下。【注】衣、讀如殷。齊人言殷聲如衣。言壹用兵伐殷也。
○ 姓也。武王克紂。子孫分散。以殷爲氏。
解释赤黑色也。左成二年傳:左輪朱殷。
解释○ 雷發聲。詩殷其靁:殷其靁。
○ 猶震也。文選‧司馬相如賦:殷天動地。
○ 殷殷。聲盛也。漢書‧禮樂志:殷殷鐘石羽籥鳴。
解释當也。中也。莊子‧外物:其不殷、非天之罪。
殷 第 894 页 第 5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