權
權 异体字:【权】解释
樌或字。集韻:樌。木叢生。或作權。
解释○ 黃華木也。一曰反常。見說文。【王注】:釋草曰。權、黃華。郭注以牛芸草當之。釋木。權、黃英。郭云。未詳。許君合二條爲一。而以木也定之。謂卽是一物。兩篇重出耳。廣雅。權、變也。反常合道。
○ 稱錘也。莊子‧胠篋:爲之權衡以稱之。
○ 稱也。國語‧周語:權輕重以振救民。
○ 平也。考工記‧弓人:角與幹權。
○ 重也。見廣雅‧釋詁。
○ 勢也。國策‧齊策:恐田忌欲以楚權復於齊。
○ 勢重也。周書大戒:權先申之。
○ 反經而善者也。孟子‧離婁:嫂溺。援之以手者、權也。〔按後漢書馮衍傳注。於正道雖違逆。而事有成功者謂之權。似卽此義。世俗亦云通權達變。〕
○ 謀也。淮南‧主術:任輕者易權。
○ 譎也。見春秋繁露玉英。
○ 生機也。莊子‧應帝王:吾見其杜權矣。
○ 秉也。文選陸機論:是以經始權其多福。
○ 冬爲權。權者所以權萬物也。見淮南‧時則。
○ 舉也。史記‧封禪書:上宿郊見通權火。集解:張晏曰。權火、烽火也。狀若井絜皋也。其法類稱。故謂之權。如淳曰。權、舉也。
○ 攝官曰權。鼠璞:權字唐始用之。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。
○ 猶苟且也。文選‧左思賦:權假日以餘榮。
○ 方便也。文選王巾碑文:導亡機之權。
○ 權輿。始也。見爾雅‧釋詁。
○ 權時。謂不依禮也。後漢書梁商傳:雖云禮制。亦有權時。
○ 權柄。喩當權者似有柄可操也。
○ 國名。左昭十八年傳:楚武王克權。〔當今湖北鍾祥縣西南。〕
○ 水名。水經沔水注:權水出章山東南。流逕權城北。古之權國也。
○ 通顴。兩頰也。文選曹植賦:靨輔承權。〔按易注。面顴也。釋文、顴字作權。〕
○ 通𢑆。說文通訓定聲:大戴誥志、百草權輿。太玄玄圖、百卉權輿。卽爾雅釋草之其萌𢑆𢑆。
○ 姓也。韻會:楚鬭緡尹權。後因爲氏。
權 第 1241 页 第 1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