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
更 异体字:【㪅 𠭍】解释
○ 本作㪅。說文‧攴部。㪅。改也。
○ 代也。禮記‧儒行:乃畱更僕未可終也。
○ 革也。呂覽似順:必數更。
○ 善也。考工記‧函人:則材更也。
○ 復也。公羊襄三十年傳:而更宋之所喪。
○ 謂筮遷都邑也。周禮簭人:一曰巫更。
○ 遞也。文選‧張衡賦:祕舞更奏。
○ 續也。國語‧晉語:姓利相更。
○ 迭也。徭戍之名。〔漢書‧昭帝紀: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。〕【注】更有三品。古者正卒無常人。一月一更。是爲卒更。貧者欲得顧更錢者。次値者出錢顧之。是爲踐更。天下皆直戍邊三日。諸不行者。出錢三百入官以給戍者。是爲過更。
○ 償也。史記‧平準書:悉巴蜀租賦不足以更之。
○ 經歷也。史記‧大宛傳:必更匈奴中。
○ 官名。漢書‧百官公卿表:詹事屬官。有太子率更。【注】掌知漏刻。又不更、左更、右更、中更。皆秦制。主領更卒部其役使者也。
○ 星名。隋書天文志:婁東五星曰左更。婁西五星曰右更。
○ 督夜行鼓也。守夜者或打鼓。或擊柝。巡行達旦。互相替代。因謂之更。文選‧張衡賦:衞以嚴更之署。
○ 五更。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之稱。禮記‧樂記:食三老五更於大學。
○ 更衣。易衣也。史記‧衞皇后傳:旣飮起更衣。又醫經謂溲便爲更衣。
解释再也。〔王之渙詩〕:更上一層樓。
更 第 839 页 第 4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