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íng异体字:【𢚏 啨】解释
○ 人之陰氣。有欲者也。見說文
○ 性也。呂覽‧上德:此之謂順情。
○ 志也。楚辭‧惜誦:恐情質之不信兮。
○ 利慾也。禮記‧坊記:無辭而行情則民爭。
○ 忠誠也。荀子‧禮論:情貌之盡也。
○ 實也。孟子‧離婁:故聲聞過情。君子恥之。
○ 理也。呂覽‧誣徒:則得敎之情也。
○ 謂理意。喪主哀祭主敬之類。荀子‧禮論:情文俱至。
○ 爭訟之辭謂之情。周禮小宰:六曰以敍聽其情。
○ 自稱其惡謂之情。見春秋繁露仁義法
○ 私意也。如俗云講人情。說情面。
○ 離情。謂離心也。管子‧國蓄:謂之離情。
○ 不許終喪曰奪情。北史李德林傳:丁母艱。以至孝聞。裁百日。奪情起復。
○ 初婚曰定情。宋史陳鴻傳:定情之夕。
○ 苟合曰通情。後漢烏桓傳:嫁娶則先略女通情。然後送牛馬羊畜以爲聘幣。
○ 道情。曲之一種。


734 页 第 2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