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āi;dài解释
○ 竢也。見說文【段注】今人易其語曰等。
○ 備也。國語‧晉語:厚戒箴國以待之。
○ 猶禦也。國語‧楚語:其獨何力以待之。
○ 恃也。呂覽‧無義:不窮奚待。
○ 猶假也。國語‧晉語:其誰能待之。
○ 須也。史記‧天官書:不待吿。
○ 逗也。見廣雅‧釋詁疏證:各本逗訛作逼。惟影宋本不訛。
○ 遇也。論語‧微子:以季孟子之間待之。〔按今云招待、優待。義本此。〕
○ 猶給也。周禮大府:關市之賦。以待王之膳服。
○ 猶共也。國策‧齊策:將何以待之。
○ 猶擬也。管子‧大匡:君必不能待也。
○ 畱之也。穆天子傳:乃命邢侯待攻玉者。
○ 待女。花名。採蘭雜志:蘭待、女子、同種則香。故名待女。
○ 通持。儀禮公食大夫禮:左人待載。【注】古文待爲持。
○ 通侍。莊子‧漁父:竊待于下風。釋文:待、本作侍。
○ 通時。易歸妺:有待而行也。釋文:待、本作時。


580 页 第 15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