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tuǒ;duó;zhái异体字:【𤸿 㡯 渡 𢜬】解释
○ 謀也。詩皇矣:爰究爰度。
○ 揆也。國語‧晉語:君不度而賀。
○ 正也。荀子‧非相:君子之度己則以繩。【注】度己、猶正己也。
○ 量也。素問血氣形志篇: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。
○ 投也。投土於阪也。詩緜:度之薨薨。
○ 授也。漢書‧元帝紀贊:自度曲。被歌聲。【注】度曲。謂歌終更授其次。謂之度曲。〔案元好問詩。不把金針度與人。度字音義本此。〕
○ 心能制義曰度。見周書諡法
○ 度支。官名。唐書百官志: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。水陸道途之利。歲計所出而支調之。
解释○ 法制也。見說文‧又部【注】又、手也。布指知尺。舒肱知尋。故从手。
○ 分寸尺丈引也。所以度長短也。見漢書律厤志
○ 刻也。禮記‧樂記:百度得數而有常。【注】百度。百刻也。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。
○ 程也。國語‧周語:用物過度妨於財。
○ 圓也。見古微書春秋說題辭
○ 殳也。周禮司市: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。
○ 次也。易晉晝日三接疏:一晝之間三度接見也。
○ 越也。傅毅賦:超遺物而度俗。
○ 過也。〔王之渙詩〕:春風不度玉關門。〔按如云度日度歲之類。均取過義。〕
○ 猶運也。史記‧平準書:度四百萬石。
○ 打之謂也。方言注:今江東呼打爲度。
○ 猶言器量也。漢書‧高帝紀:常有大度。〔按大度、言器量之宏大也。唐書張九齡傳。風度能若九齡乎。風度字與大度字、義相近。〕
○ 觀寺引受人爲僧尼曰度。唐書睿宗紀:景雲二年。詔天下妄度僧尼道士女冠。竝依舊。
○ 凡言度者。或線、或面、或體、皆是。凡度與數不同。數者、可以長不可以短。度者、可以長亦可以短。長者增之可至無窮短。者減之亦復不盡。見幾何原本
○ 度法。二百里爲度。三百六十度爲周天。
○ 初度。初生年時也。離騷:皇覽揆予於初度兮。
○ 佛家謂出生死曰滅度。謂滅生死度。入不生不死也。金剛經:我皆令入無餘湼槃而滅度之。
○ 用度。猶用費也。漢書‧武帝紀:用度不足。請收銀錫。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。
○ 句度。猶句讀也。晉書樂志:其辭旣古。莫能曉其句度。
○ 度數。爵等之大小也。周禮墓大夫:掌其度數。
○ 步伐之數。禮記‧曲禮:進退有度。【注】度、謂伐與步數。
○ 五度。五行也。淮南‧兵略:詘伸不護五度。
○ 節度。官名。唐書兵志:永徽以後。都督帶使持節者。始謂之節度使。
○ 縣度。山名。漢書‧西域傳:縣度者。石也。谿谷不通。以繩相引而度。
○ 印度。國名。宋史天竺國傳:自北印度行一百二十日至中印度。自中印度行六月至南印度。〔按今屬英。互詳印字。〕
○ 古度。樹名。左思吳都賦:松梓古度。
○ 姓也。漢度尙。
○ 通渡。漢書‧賈誼傳:猶度江河。忘維楫。


324 页 第 31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