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
州 异体字:【𠄓 𠛏 𣧓 𠃕】解释
○ 水中可居者曰州。水周遶其旁。从重川。昔堯遭洪水。民居水中高土。故曰九州。詩曰。在河之州。一曰。州、疇也。各疇其土而生也。見說文。〔按州本訓州渚。引伸之乃爲九州。經籍所載。名稱各異。禹貢有靑徐梁。無幽并營。蓋夏制。周禮有靑并幽。無梁徐營。蓋周制。爾雅有幽徐營、無靑梁并。疑是殷制。舜典肇十有二州。據馬鄭舊說。知於九州之外。分置幽并營三州。故其數爲十有二。肇之爲言始也。前此九州。而今爲十二州也。至夏還爲九州。州之別義爲疇。蓋以㬪韻爲訓。〕
○ 國也。見廣雅‧釋詁。
○ 鄕屬也。左昭二十二年傳:帥九州之戎。
○ 官也。見廣雅‧釋宮。
○ 居也。見廣雅‧釋水。
○ 浮也。見廣雅‧釋言。
○ 周也。州有長。使之相周足也。見太平御覽引風俗通。
○ 聚也。國語‧齊語:羣萃而州處。
○ 注也。郡國所注仰也。見釋名釋州國。
○ 州之言殊也。見書禹貢序釋文引春秋說題辭。
○ 竅也。爾雅‧釋畜:白州驠。【疏】謂馬之白尻者名驠。
○ 臀也。見廣雅‧釋親。
○ 五黨爲州。見周禮大司徒。【注】州二千五百家。〔按論語衞靈公。雖州里行乎哉。集解引鄭注云。萬二千五百家爲州。書大傳。州十有二師焉。注云。州凡四十三萬二千家。與大司徒注異義。〕
○ 二百里爲州。見周禮載師注。
○ 七卒爲州。見公羊桓二年傳注。
○ 里十爲州。見管子‧度地。
○ 術十爲州。見管子‧度地。
○ 國名。春秋桓五年:州公如曹。左傳:淳于公如曹。【注】淳于、州國所都。城陽淳于縣也。〔按淳于城在今山東安邱縣東北三十里。〕
○ 縣名。漢置。屬河內郡。本周之州邑。今河南沁陽縣東南。有州縣故城。
○ 神州。中國之別稱。史記‧孟子傳: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。
○ 姓也。春秋有州綽。
州 第 598 页 第 15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