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
宿 异体字:【𠫗 㝛 𡪴】解释
○ 止也。从宀𠈇聲。𠈇古文夙。見說文。【段注】凡止曰宿。夜止其一耑也。
○ 可止之處也。周禮遺人:三十里有宿。宿有路室。【注】宿可止宿。若今亭有室矣。
○ 猶處也。詩九罭:于女信宿。
○ 積久也。莊子‧徐无鬼:枯槁之士宿名。
○ 舊也。漢書‧霍去病傳:諸宿將所將士馬兵。亦不如去病。
○ 畱也。見廣雅‧釋言。
○ 猶停也。管子‧君臣:不宿其罰。
○ 素也。史記‧莊子列傳:雖當世宿學。不能自解免也。
○ 舍也。見廣雅‧釋詁。
○ 進也。儀禮士冠禮:乃宿賓。
○ 先誡之辭。公羊桓元年傳:魯朝宿之邑也。
○ 申戒也。周禮大宗伯:宿眠滌眡。
○ 肅敬也。禮記‧禮器:三日宿。【疏】宿之言肅。肅敬之義也。
○ 猶豫也。論語‧顏淵:子路無宿諾。集解:宿。猶豫也。
○ 猶安也。左昭二十九年傳:官宿其業。
○ 猶先也。管子‧地圖:宿定征伐之國。
○ 大也。見廣韻。
○ 星宿也。周禮馮相氏:二十有八星之位。【疏】若指星體而言。謂之星。日月會於其星。卽名宿。亦名辰。亦名次。亦名房。
○ 宿衞也。周禮修閭氏:掌比國中宿互𣟄者。
○ 宿草。謂陳根也。禮記‧檀弓:有宿草而不哭焉。
○ 宿莽。冬生草也。離騷:夕攬中洲之宿莽。【注】楚人名冬生草曰宿莽。
○ 宿宿。言再宿也。見爾雅‧釋訓。
○ 國名。春秋隱元年:及宋人盟于宿。〔今山東東平縣東二十里。無鹽城。卽古宿國。〕
○ 州名。漢屬沛郡。唐置宿州。當今安徽宿州治。又元宿州。屬遼陽省。東寧路。當今朝鮮平安道平壤府東北。
○ 姓也。漢雁門太守宿詳。又複姓。後魏末有賊帥勤宿明達。又三字姓。後魏有宿六斤氏。後改爲宿氏。
○ 通夙。早也。周禮世婦:掌女宮之宿戒。
○ 通肅。戒也。禮記‧祭統:宮宰宿夫人。【注】宿讀爲肅。戒也。
○ 通蓿。苜蓿也。漢書‧西域傳:大宛國馬耆目宿。
○ 通蹜。禮記‧玉藻:宿如也。釋文。宿本或作蹜。
解释○ 列星也。史記‧律書:七正二十八舍。索隱:二十八舍。卽二十八宿之所舍也。舍。止也。宿。次也。〔按史記漢書二十八宿。正義音息袖反又音夙。左思吳都賦。窮飛鳥之棲宿。注亦音秀。是星宿之宿。與棲宿之宿。古音同也。〕
○ 宿畱。待也。後漢韋彪傳:子其宿畱乎。
解释衞邑名。史記‧衞世家:孫寧父殖謀逐獻公。公怒。如宿。索隱:左傳作戚。此亦音戚。〔讀史方輿紀要直隸開州北七里。有戚城在焉。案地當今直隷開縣。〕
宿 第 351 页 第 16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