嬰
嬰 异体字:【缨】解释
關中謂孩子曰嬰。見集韻。
解释嬰累。小弱也。見集韻。
解释○ 繞也。从女賏。賏。貝連也。頸飾。見說文。【段注】各本作頸飾也。从女賏。賏其連也。今正。貝部賏、頸飾也。嬰與賏非一字。則解不應同。孫綽天台山賦。方解纓絡。李引說文嬰繞也。纓、與嬰通。陸機赴洛中道作詩。世䋞嬰我身。李引說文嬰繞也。唐初本可據。繞者纏也。一切纏繞如賏之纏頸。故其字从賏。
○ 繫也。荀子‧富國:是猶使處女嬰寶珠。【注】嬰繫於頸也。
○ 加也。漢書‧賈誼傳:嬰以廉恥。
○ 觸也。韓非子說難:喉下有逆鱗徑尺。若人有嬰之者。則必殺人。
○ 繞抱也。淮南‧要略:以與天和相嬰薄。〔按通訓定聲云。嬰薄。猶鷹搏也。〕
○ 猶帶也。漢書‧陳湯傳:則單于長嬰大罪。
○ 以城自繞也。漢書‧蒯通傳:必將嬰城固守。
○ 環陳也。山海經‧西山經:嬰以百珪百璧。【注】嬰、謂陳之以環祭也。
○ 女兒也。蒼頡篇:女曰嬰。男曰兒。〔按嬰兒、析言之則有別。渾言之則男女亦可通稱也。〕
○ 馬喉下纓也。釋名‧釋車:鞅。嬰也。下喉稱嬰。言纓絡之也。
○ 胷前也。釋名釋長幼:人始生曰嬰兒。胷前曰嬰。抱之嬰前。乳養之也。或曰嫛婗。嫛、是也。言是人也。婗、其嗁聲也。故因以名之也。
○ 嬰石。言石似玉。有符采嬰帶。所謂燕石是也。山海經‧北山經:燕山多嬰玉。
○ 九嬰。水火之怪也。淮南‧本經:殺九嬰於凶水之上。
○ 山名。隋圖經:嬰山。幷州之主山。
○ 晨嬰。右目童子也。雲笈七籖:左目童子名飛雲。右目童子名晨嬰。
○ 姓也。晉大夫趙嬰。
○ 人名。春秋時晏嬰。程嬰。
○ 通纓。馬鞅也。國語‧晉語:亡人之所懷挾嬰壤。
嬰 第 506 页 第 10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