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
○ 丘墟也。呂覽‧貴直:使人之朝爲草而國爲墟。
○ 虛也。見風俗通山澤
○ 凥也。見廣雅‧釋詁
○ 今故廬居處高下者亦名爲墟。見風俗通山澤。〔如古史傳所稱姚墟陶墟殷墟夏后氏之墟皆是也。〕
○ 俗稱臨時市場亦曰墟。南部新書:端州以南。三日一市。謂之趁墟。〔今猶有此稱。〕
○ 山下之地。見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孫注
○ 毀滅無後之地。見禮記檀弓墟墓之間注
○ 毀滅也。荀子‧解蔽:此所以喪九牧之地而虛宗廟之國也。【注】虛讀爲墟。
○ 歸墟。無底之谷。列子‧湯問:有大壑焉。實爲無底之谷。其下無底。名曰歸墟。
○ 同虛。詩定之方中:升彼虛矣。釋文:虛、本作墟。


544 页 第 6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