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
司 异体字:【𡭒 𤔧 𦧦 𨐲 𨾱 司 辝 辞 辤 𤔲】解释
○ 臣司事於外者。見說文。〔朱駿聲云〕:周官四十有一司。司者理其事也。〔今世所謂司法。卽理之義。〕
○ 主也。詩羔裘:邦之司直。〔語云所司何事。義同此。〕
○ 猶察也。周禮媒氏:司男女之無夫家者。而會之。
○ 三司。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。唐書百官志:凡冤而無吿者。三司詰之。
○ 有司。官吏也。書‧大禹謨:茲用不犯于有司。
○ 官司。凡官衙總名也。俗謂訴訟曰打官司。或曰吃官司。
○ 州名。晉書地理志:司州。禹貢豫州之地。漢置司隷校尉。魏置司州。晉因之。〔在今河南洛陽縣治。〕
○ 姓也。左傳鄭司臣。又司徒。司馬。司空。司城。司寇。司鴻。皆複姓。
○ 設官分職處也。淸制。內官有通政司。部屬亦稱司。外官有布政司。按察司。鹽運司。今內各部分司。臨時官制。外省各設八司。
解释○ 主也。漢書敘傳:民具爾瞻。困于二司。顏注:司。先字反。
○ 同伺。漢書‧灌夫傳:太后亦已使人候司。
司 第 206 页 第 3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