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
南 解释
○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。从𣎵。𢆉聲。見說文‧𣎵部。【段注】此亦脫誤。當云、南任也。與東動也一例。云艸木至南方者。猶云艸木至夏也。有枝任者。謂夏時艸木。暢㮊丁壯。有所枝格。任。載也。故从𣎵。案古南男二字相假借。
○ 任也。漢書‧律曆志:太陽者。南方。南。任也。陽氣任養物。於時爲夏。
○ 火方。見廣韻。
○ 君也。國語‧周語:鄭伯。南也。【注】南。南面君也。
○ 南夷之樂。詩鼓鐘:以雅以南。
○ 荆揚也。詩泮水:大賂南金。
○ 猶鵀也。方言:東齊海岱之閒謂之戴南。南猶鵀也。
○ 南朝。宋齊梁陳之統稱。起民國紀元前一千四百九十一年。訖一千百二十四年。其史稱南史。
○ 雙南。金也。范仲淹賦:雙南之價彌高。
○ 州名。唐置。屬劒南道。當今四川南溪縣境。又南昌縣。古亦稱爲南州。
○ 南洋。馬來群島及大洋洲一帶之稱。
○ 南京。都名。明太祖都江寧。曰應天府。成祖遷都燕京。遂定應天爲南京。今爲江蘇省會。附郭縣曰江寧。淸咸豐八年。天津條約議開爲商埠。然不果行。至光緖二十三年。自行開爲商埠。准外人互市。僅下關一隅也。
○ 姓也。廣韻:魯大夫南遺。
○ 和南。釋氏作禮也。飜譯名義:合掌作禮曰和南。
○ 南無。梵語。歸依信仰之意。
南 第 183 页 第 2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