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;异体字:【𠞋 𠟔 𠟻 𣉇 则 𠟭】解释
○ 等畫物也。从刀貝。貝、古之物貨也。見說文【段注】等畫物者。定其差等而各介畫也。貨有貴賤之差。故从刀介畫之。
○ 法也。書五子之歌:有典有則。
○ 效也。論語‧泰伯:惟堯則之。
○ 常也。見爾雅‧釋詁
○ 節也。取用有節。刀所以裁制也。見說文注
○ 地未成國之名。問禮大宗伯:五命賜則。
○ 則者、承上起下之辭。卽也。書‧禹貢:西戎卽敍。經傳釋詞:言西戎則皆順從也。
○ 猶曾也。禮記‧檀弓:兦則弗之忘矣。
○ 猶而也。左文二年傳:勇則害上。
○ 猶若也。書洪範:汝則有大疑。
○ 猶乃也。詩新臺:鴻則離之。
○ 猶其也。禮記‧檀弓:人之稱斯師也。則謂之何。
○ 猶或也。史記‧陳平世家:帝以忿怒故欲斬之。則恐後悔。
○ 何則。何也也。墨子尙賢:何則。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。
○ 不則。猶言則也。周書祭公:我不則寅哉寅哉。
○ 夷則。律名。禮記‧月令:孟秋之月。其音商。律中夷則。詳夷字
○ 天理不差忒者曰則。易文言:乃見天則。
○ 根天地之氣。寒暑之和。水土之性。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。雖不甚多。皆均有焉而未嘗變也。謂之則。見管子‧七法
○ 月陽。爾雅‧釋天:月在己曰則。
○ 通卽。詩終風:願言則嚔。〔按一切經音義作願言卽啑。廣雅釋言。則、卽也。〕
○ 姓也。漢則長。


121 页 第 4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