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
令 解释
○ 發號也。从亼卩。見說文。【注】號令者。集而爲之節制也。
○ 法律也。書冏命:發號施令。
○ 命也。書說命:臣下罔攸禀令。
○ 吿也。詩東方未明:自公令之。
○ 時禁也。禮記‧月令:命相布德和令。
○ 善也。書太甲:今王嗣有令緖。
○ 敎也。荀子‧議兵:令不進而進。猶令不退而退也。
○ 使也。呂覽觀世:不待禮而令。
○ 領也。理領之使不得相犯也。見釋名釋典藝。
○ 伶也。見廣雅‧釋言。
○ 縣官也。縣萬戶以上爲令。見後漢光武帝紀注。〔後世稱縣官爲縣令。本此。〕
○ 敬稱也。蘇籒欒城遺言:貢父嘗謂公所爲訓辭。君所作、强於令兄。〔世俗稱人父子兄弟之類。輙以令冠之。本此。〕
○ 月令。所以紀十二月之政也。禮記有月令篇。
○ 辭令。言語優美也。
○ 三令。漢書‧宣帝紀:令有先後。有令甲、令乙、令丙。
○ 通令。對於一般下級官廳或人民。命其爲某事或不爲某事也。有法律性質。
○ 指令。對於下級官廳之請示。准其照行與否也。亦有法律性質。
○ 敎令。訓令。對於官廳或人民。吿誡其應如何也。此未有法律性質。即不遵照。亦非違法。自元首發之。曰敎令。自各官發之。曰訓令。
○ 令法。木本花名。花皆兩性。產於溫帶及熱帶。
○ 姓也。漢令勉。明令曦。
解释○ 使令也。詩車鄰:未見君子。寺人之令。
○ 令令。纓環聲。詩盧令:盧令令。【注】盧、田犬。令令、犬頷下環聲。
○ 丁令。國名。文選‧張衡賦:北燮丁令。善注:漢書曰。北服丁令。或作丁零。〔按通鑑地理今釋。今俄羅斯國。〕
○ 令狐。地名。左文七年傳:晉敗秦于令狐。〔闞駰曰〕:令狐卽猗氏地。〔在今山西猗氏縣西十五里。〕又令狐複。姓唐。令狐綯。
○ 同鴒。鳥名。詩常棣:脊令在原。
解释令支。地名。國語‧齊語:桓公北伐山戎。刜令支。〔按漢置令支縣。屬遼西郡。後漢因之。在今直隸盧龍縣東北。〕
解释令居。地名。後漢西羌傳:武帝北卻匈奴。西逐諸羌。乃渡河湟。築令居塞。〔在今甘肅平番縣東北。〕
令 第 34 页 第 1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