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异体字:【𠄹 𠯉 𦱩 䓧 𦽯】解释
○ 敏疾也。从人。从口。从又。从二。二、天地也。見說文【注】乘天之時。因地之利。口謀之。手執之。時不可失。疾也。【段注】今人亟分入聲去聲。入之訓、急也。去之訓、數也。古無是分別。數亦急也。非有二義。
○ 急也。詩靈臺:經始勿亟。
○ 敬也。廣雅釋詁疏證:亟者。說文。敬、肅也。從苟。茍、自急敕也。玉篇。苟亦作亟。說文。㥛、敬重貌。苟、亟、㥛、並同義。
○ 愛也。方言:東齊海岱之閒曰亟。自關而西秦晉之間。凡相敬愛謂之亟。
○ 受也。列子‧仲尼:先亟犇佚。釋文:亟、受也。
○ 通極。荀子‧賦論:反覆甚極。【注】極、與亟同。
○ 通棘。詩文王有聲:匪亟其欲。釋文:亟本作棘。〔今本仍作棘〕:
○ 通革。禮記‧檀弓:夫子之病革矣。釋文:革紀力反。徐又音極。急也。
解释屢也。孟子‧公孫丑:亟問亟餽鼎肉。


24 页 第 3 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