髺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活切,音括。
《說文》本作䯺,潔髮也。
《儀禮・士喪禮》:主人髺髮袒。〔疏〕髺髮者,去筓纚而紒。
《韻會》或作鬠,通作括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戸括切,音活──義同。
例又,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旊人》:凡陶旊之事,髺墾薜暴不入市。〔註〕鄭司農云髺讀爲刮,康成謂髺讀爲跀。〔疏〕跀謂器不正,𢽽邪者也。
注解
〔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。
〔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uò、yu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。
〔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ò] ⑴ 束(发);挽(发髻):“主人~发。”㈡ [yuè] ⑴ 器物折足,形体歪斜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