駓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敷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攀悲切,𡘋音丕。
《玉篇》:駓駓,走貌。
《楚辭・招魂》:逐人駓駓些。〔註〕駓駓,走貌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獸》:黃白雜毛曰駓。〔註〕今桃花馬。
《詩・魯頌》:有騅有駓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貧悲切,音皮──義同。
例《集韻》或作䮆。
《爾雅・釋獸》黃白雜毛曰駓。
謹照原書釋獸改䆁畜。
注解
〔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駓〕字拼音是p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丕。
〔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ī] ⑴ 毛色黄白相杂的马。亦称“桃花马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