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古文: 𡗽
音《廣韻》:舉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拘云切,𡘋音君。
《玉篇》:衆也。
《周禮・地官》:五師爲軍。〔註〕萬二千五百人。周制,天子六軍;諸侯,大國三軍,次國二軍,小國一軍。
例又,軍禮。
《周禮・春官》: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。〔註〕謂威其不協僭差者。
例又,師所駐曰軍。
《左傳・桓六年》:軍於瑕以待之。
《戰國策》:軍于邯鄲之郊。〔註〕屯也。
例又,姓。冠軍侯之後,因氏。
例又,《說文》:軍,圜圉也。一曰軍兵車也。
注解
〔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車部。
〔軍〕字拼音是jū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冖、車。
〔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ūn] ⑴ 见“军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