踰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容朱切,音兪。
《說文》:越也。
《博雅》:遠也、渡也。
《易・謙卦》:𤰞而不可踰。
《書・費誓》:無敢𡨥攘,踰垣牆。
《禮・曲禮》:禮不踰節。
《左傳・隱元年》:士踰月,外姻至。〔註〕踰月,度月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餘招切──與遙同。
音又,椿俱切,音貙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勇主切──通作瘉。
注解
〔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踰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俞。
〔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同“逾”。⑵ 同“窬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