跮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丑利切;《集韻》:丑二切,𡘋音杘。
《玉篇》:跮踱,乍前乍卻。
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跮踱輵容以委麗兮。〔註〕張揖曰:跮踱,疾行互前卻也。
例又,《類篇》:一曰忿戾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丑栗切;《集韻》:敕栗切,𡘋音抶,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徒結切,音耋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跮〕字拼音是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至。
〔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é] ⑴ 〔~踱( duó )〕走路忽前忽后的样子。⑵ 〔~~〕忽然后退的样子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