譍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證切,膺去聲。
《說文》:以言對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於陵切,音膺。
《玉篇》:對也。
《類篇》:答言也。
《增韻》:以言對問也。蘇軾〈懷子由〉詩:遙知讀易西牕下,車馬敲門定不譍。
例又,《韻會》:通作應。李密〈𨻰情表〉:內無應門五尺之童。
例《說文》本作𧭭,《集韻》或作噟、𡄖。
注解
〔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譍〕字拼音是yī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䧹、言。
〔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īng] ⑴ 古同“应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