謯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側加切;《集韻》:莊加切,𡘋音樝。
《說文》:謯,娽也。
《長箋》:義未詳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子邪切;《集韻》:咨邪切,𡘋音嗟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子余切,音苴──詠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側下切,音鮓──謯訝,訶貌。
《集韻》同「𧨊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莊助切,阻去聲──同「詛」。
《前漢・孝成許皇后傳》:祝謯後宮有身者王美人及鳳等。〔師古註〕謯,古詛字。
例《集韻》作𥛜。
注解
〔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謯〕字拼音是ji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虘。
〔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ē] ⑴ 咏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