詻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五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鄂格切,𡘋音額。
《說文》:論訟也。
《博雅》:詻詻,語也。
《六書故》:辭厲也。
《墨子・親士篇》:分議者延延,而支苟者詻詻。
例又,《玉篇》:敎令嚴也。
《禮・玉藻》:戎容曁曁,言容詻詻,〔疏〕軍旅行敎令宜嚴猛也。
例又,人名。與詻、崇詻。見《宋史・宗室表》。
例又,通作噩。
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太歲在酉曰作詻。〔註〕《爾雅》作作噩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力灼切,音略──聲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歷各切,音洛──訟言也。與咯同。
注解
〔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詻〕字拼音是l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各。
〔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uò] ⑴ 讼言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