蚰

复制

yóu ㄧㄡˊ

正文・申集中虫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申集中

虫部

11画

U+86B0

蚰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85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079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2頁,第23

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:夷周切,𡘋音由。
玉篇》:蚰蜒。
爾雅註》〔疏〕:此蟲象蜈蚣,黃色而細長,呼爲吐舌。按,《方言》云:蚰𧍢,自關而東謂之螾𧍢,或謂之入耳、或謂之蜄𧕯,趙魏之閒或謂之蚨虶,北燕謂之䖡蚭,江東人呼蛩──皆今蚰蜒,喜入耳者也。
本草》:蚰蜒,長寸餘,死亦踡曲如環。王逸〈九思〉:巷有兮蚰蜒。

又,《集韻》:佇六切──同「𧏿」。
爾雅疏》:蛝蟲俗呼馬𧏿
方言》云「馬蚿,其大者謂之馬蚰」,是也。蚰音逐。

注解

〔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蚰〕字拼音是yó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由,五行属

〔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óu] ⑴ 〔~蜒〕节肢动物,像蜈蚣而略小,黄褐色,触角和脚很长,毒颚很大,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。⑵ 〔蜒~〕见“蜒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