蒱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薄胡切;《韻會》:蓬晡切,𡘋音匍。
《類篇》:樗蒱,戲也。
《晉書・陶侃傳》:樗蒱者,牧豬奴戲耳。
例又,《韻會》:通蒲。
《荀子・不苟篇》:柔從若蒱葦。
注解
〔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蒱〕字拼音是p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捕。
〔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ú] ⑴ 〔樗~〕同“樗蒲”(a。古代玩类似掷色子之类的游戏;b。色子,如“稍见云中白若~~数十立者,山也。”)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