簀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側革切;《集韻》:測革切,𡘋音責。
《說文》:牀棧也。
《爾雅・釋器》:簀謂之笫。〔註〕牀版。
《禮・檀弓》:華而睆,大夫之簀歟。
例又,積聚也。
《詩・衞風》:綠竹如簀。〔傳〕簀,積也,言茂盛似如積聚。
例又,葦薄也。
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:卽卷以簀,置厠中。〔索隱〕簀,謂葦荻之薄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側賣切;《篇海》:側界切,𡘋音債──壓酒具。同「醡」。
注解
〔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簀〕字拼音是z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責。
〔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é] ⑴ 竹編床席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