箷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集韻》:商支切,音施──竹名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弋支切;《集韻》:常支切,𡘋音匙──衣架。
《爾雅・釋器》:竿謂之箷。〔疏〕凡以竿爲衣架者,名曰箷。
例又,《集韻》:通作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余支切,音弛。揚子《方言》:榻前几也。趙魏之閒謂之箷。
注解
〔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ī、y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施。
〔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ī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。㈡ [yí] ⑴ 古同“椸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