筲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所交切;《集韻》:師交切,𡘋音梢──斗筲,竹器。
《儀禮・既夕禮》:筲三,黍、稷、麥。〔註〕筲,畚種類也,其容蓋與簋同。揚子《方言》:𥰠,南楚謂之筲。
例又,《類篇》:陳留謂飯帚曰筲。一曰飯器,容五升。一曰宋魏謂筯筩爲筲。與䈰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色角切,音朔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筲〕字拼音是shā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肖,五行属木。
〔筲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竹,肖声。本义是盛饭的竹器。
〔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āo] ⑴ 一种盛饭用的竹筐⑵ 水桶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