筡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同都切,音徒──簢筡,竹類。
《爾雅・釋草》:簢筡中。〔註〕言其中空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陳如切,音除──義同。
例又,《說文》:折竹笢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折竹謂之筡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丑居切;《集韻》:抽居切,𡘋音摴──草名。又,竹蔑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商居切,音書──䈲筡,竹筐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丑戾切,義同。一曰竹裹爲筡。
例或作𥱻。
注解
〔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筡〕字拼音是tú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余。
〔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ú] ⑴ 剖析竹篾。⑵ 竹篾。⑶ 古书上说的一种中空的竹子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