竁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充芮切,音毳。
《說文》:穿地也。一曰小䑕聲。
《周禮・地官》:卜葬兆甫竁。〔註〕始爲穴也。鄭大夫讀爲穿去聲,杜子春讀爲毳。顏延年詩:月竁來賓。〔註〕窟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此芮切,音脃。又,《廣韻》:尺絹切;《集韻》:樞絹切,𡘋音釧。又,《集韻》:姝悅切,音吷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楚稅切,音㯔──葬穿壙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昌緣切,音穿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竁〕字拼音是cu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毳。
〔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uì] ⑴ 挖墓穴:“卜葬兆甫~,亦如之。”⑵ 墓穴:“时有群燕数千,衔土投于丁姬~中。”⑶ 孔洞。⑷ 象声词,小鼠声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