畽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他袞切;《集韻》:吐袞切,𡘋音𦜯。
《廣韻》:畽怨,行無廉隅。
《集韻》或作䵯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土緩切,湍上聲──與疃同。
《詩・豳風》:町畽鹿場。〔釋文〕畽,本又作疃,他短反──又作墥。〔傳〕町畽,鹿迹也。〔朱註〕町畽,舍旁𨻶地也。
《通雅》:毛萇因町疃鹿場,訓町疃爲鹿跡;許愼亦云町疃,禽獸所踐處──可謂泥矣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他東切,音通──義同。
注解
〔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田部。
〔畽〕字拼音是tu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田、重。
〔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ǎn] ⑴ 古同“疃”,田舍旁空地,禽兽践踏的地方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