漙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度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徒官切,𡘋音團──露多貌。
《詩・鄭風》:零露漙兮。
例亦作團。杜甫詩「玉露漙淸影」,漙,或作團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豎兗切,音腨──義同。
音又,朱遄切,音專──與湍同,水名,出酈縣。或作漙。
例《集韻》或作𩅂,亦省作𣷼、[⿳⻗
注解
〔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uán、zh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專。
〔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án] ⑴ (露)盛多:“野有蔓草,零露~兮。”㈡ [zhuān] ⑴ 古同“湍”,水名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