涹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烏禾切,音倭──濁也。
《博雅》:溾涹,汙濊也。
例又,漚也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㡛氏》:漚其絲。〔註〕楚人曰漚,齊人曰涹。
例又,山名。
《山海經》:蔥聾山東十五里曰涹山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弩罪切,音餒──與浽同,亦濁也。
音又,於僞切,音萎──水所聚也。一曰漚也。
注解
〔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涹〕字拼音是w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委。
〔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ō] ⑴ 〔渨~〕见“渨”。⑵ 沤(恥 ),长时间地浸泡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