榰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章移切;《正韻》:旨而切,𡘋音支。
《說文》:柱砥,古用木,今用石。〔徐曰〕柱下根也。
《爾雅・釋訓》:榰,柱也。〔郭註〕相榰柱也。
例又,《前漢・項羽傳》枝梧,一作榰梧。
例又,《易・恆卦》:上六,振恆,凶。
《說文》作榰恆,未詳。
《爾雅・釋訓》榰,柱也。
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言。
注解
〔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榰〕字拼音是zh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耆。
〔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ī] ⑴ 柱子下边的墩子。⑵ 支撑:“山翠楼频上,云生杖独~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