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魚厥切,音軏。
《說文》:闕也,太隂之精。
《釋名》:月,缺也,滿則缺也。
《易・繫辭》:隂陽之義配日月。
《禮・祭義》:月生於西。
《公羊傳・莊二十五年》〔註〕:月者,土地之精。
《史記・天官書》〔註〕:月者,隂精之宗。
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水氣之精者爲月。
例又,《書・堯典》: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〔傳〕一歲十二月,月三十日,三歲則置閏焉。又,〈洪範〉:二曰月。〔傳〕所以紀一月。〔疏〕從朔至晦,大月三十日,小月二十九日。
《禮・禮運》:月以爲量。〔註〕天之運行,每三十日爲一月。
例又,姓。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,明洪武中有月輝、月文憲。
例又,外國名。
《前漢・霍去病傳》:遂臻小月氏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危睡切。曹植〈七啟〉:世有聖宰,翼帝霸世;同量乾坤,等曜日月。
音又,叶魚橘切。
《黃庭經》:洞房靈象斗日月,父曰泥丸母雌一,三光煥照入子室。
例《類篇》:唐武后作囝。
注解
〔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月部。
〔月〕字拼音是yuè,独体字,五行属木。
〔月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半月形。“月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是月亮。
〔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uè] ⑴ 月亮;月球。地球的卫星⑵ 计时单位,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。⑶ 按月出现的,每月的⑷ 形状像月亮的,圆的⑸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