憃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丑江切;《韻會》:抽江切,𡘋音䚎。
《說文》:愚也。从心,舂聲。
《周禮・秋官・司刺》三赦曰憃愚。〔註〕生而癡騃,不識異義者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書容切,音舂。
《集韻》:騃昬也。或作憧。
《禮・哀公問》寡人憃愚冥頑。〔註〕憃,蔽於氣質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昌容切,音衝──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丑用切──與戇同,亦省作贛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陟降切──與戇同,亦省作贛。又,《集韻》:丑降切,音𥈄──義𡘋同。
注解
〔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憃〕字拼音是ch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舂、心,五行属火。
〔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ōng] ⑴ 愚蠢。⑵ 失意的样子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