嵷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作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筍勇切,𡘋音竦──嵱嵷,山峰貌。詳嵱字註。
例亦作𡾼。杜甫〈西嶽賦〉:風御冉以嵱𡾼。〔註〕與嵷同。
例又,通作嵸。巃嵸,山高峻貌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巃嵸崔巍。潘岳〈西征賦〉:太乙巃嵸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子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祖叢切,𡘋音騣。又,《集韻》:祖動切,音縱──義𡘋同。
注解
〔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嵷〕字拼音是s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從。
〔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ǒng] ⑴ 〔嵱~〕见“嵱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