侻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括切;《韻會》:他活切,𡘋音脫──合也。揚子《法言》:荀卿非數家之書侻也。〔註〕彈駁數家,侻合於敎。
例又,𥳑易也。
《淮南子・本經訓》:其行侻而順情。
例又,輕也。〈魏志・王粲傳〉:劉表以粲體弱通侻,不甚重也。〈蜀志〉彭𣴎獄中與孔明書「頗以被酒侻失」,𡘋與脫通。
注解
〔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uó、t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兌。
〔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ó] ⑴ 简易。⑵ 适当,应当。⑶ 同“脱”。㈡ [tuì] ⑴ 恰好,相宜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