䥝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刀切,音鏖。
《說文》:溫器也。一曰銅器。
《五音集韻》:銅瓮。
《博雅》:鬴也。
例又,《六書故》:今人以慢火爛煑肉物爲䥝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乙六切,音㦽──義同。
例本作鐭。
注解
〔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䥝〕字拼音是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麀。
〔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áo] ⑴ 温器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䥝,釜也。”《廣韻•豪韻》:“䥝,銅瓮。”⑵ 金器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䥝,金器。”⑶ 用慢火烂煮肉物。《六書故•地理一》:“䥝,按:今人㠯慢火爛𢐼肉物為䥝。”⑷ 苦战;激战。后作“鏖”。《漢書•霍去病傳》“鏖皋蘭下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