䐜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昌眞切;《集韻》:稱人切,𡘋音瞋。
《說文》:起也。从肉,眞意兼聲。
《𡌨蒼》:引起也。
《廣韻》:肉脹起也。
《字彙》:邪氣脹肉曰䐜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股腳䐜如,維身之疾。〔註〕䐜,大也,枝大于幹爲疾也。
注解
〔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䐜〕字拼音是c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真。
〔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ēn] ⑴ 胀起;胀大。《説文•肉部》:“䐜,起也。”《玉篇•肉部》:“䐜,《埤蒼》云:引起也。”《廣韻•真韻》:“䐜,肉脹起也。”《素問•陰陽應象大論》:“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”《太玄•爭》:“股腳䐜如,維身之疾。”範望注:“䐜,大也。”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