鋏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吉叶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吉協切;《正韻》:古協切,𡘋音頰。
《說文》:可以持冶器鑄鎔者也。从金,夾聲。一曰若挾持。〔徐曰〕金鐵夾持鑄鍋者。
例又,《玉篇》:劒也。
《戰國策》:馮驩彈鋏,歌曰:長鋏歸來乎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毛羣以齒角爲矛鋏。〔註〕鋏,刀身劒鋒,有長鋏、短鋏。
例又,通作夾。
《莊子・說劒篇》:韓魏爲夾。〔註〕夾,古協反──把也。一本作鋏。
注解
〔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鋏〕字拼音是j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夾。
〔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á] ⑴ 冶鑄用的鉗⑵ 劍。⑶ 劍柄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