詈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力智切,音荔。
《說文》:罵也。
《韻會》:正斥曰罵,旁及曰詈。
《釋名》:詈,歷也。以惡言相彌歷也。亦言離也,以此掛離之也。
《書・無逸》:小人怨汝詈汝。
《詩・大雅》:覆背善詈。
《禮・曲禮》:怒不至詈。
《史記・魏豹傳》:漢王罵詈諸侯羣臣。
例《說文》本从网、从言。
《長箋》:羅織其人,互相謗詈。俗从罒。
注解
〔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詈〕字拼音是l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罒、言,五行属火。
〔詈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网,从言。本义是从旁编造对方的缺点或罪状责骂。
〔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] ⑴ 骂,责骂:“乃使勇士往~齐王”。~言。~骂。~辱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