㽉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胡懺切;《正韻》:胡監切,𡘋音𤀩。
《博雅》:瓽、𤬪,㽉也。
《玉篇》:大盆也。
《廣韻》:大瓮似盆。
《增韻》:瓮甀之屬,可以盛冰。
《續漢書》:盜伏於㽉下。
例又,《韻會》或作𦉞,亦作鑑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凌人》:春始治鑑。〔又〕祭祀共冰鑑。〔註〕鑑如甀,大口,以盛冰,置食物于中以禦溫氣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暫切,音鑑。又,居銜切,音監。又,呼濫切,音斂──義𡘋同。
注解
〔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瓦部。
〔㽉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ǎn、jiàn、x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瓦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