啎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五故切,音誤。
《說文》:逆也。
《玉篇》:相觸也。與忤同。
《集韻》或作午、蘁。
音又,《正韻》:逢也。
《楚辭・九章》:重華不可啎兮。
注解
〔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啎〕字拼音是w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午、吾。
〔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ǔ] ⑴ 違逆,抵觸。《説文•午部》:“啎,逆也。”《玉篇•午部》:“啎,相觸也,逆也。”⑵ 相逢;相遇。五代徐鐺《説文繫傳•午部》:“啎,相逢也。《楚辭》四:‘重華不可啎兮。’”按:今本《楚辭•九章•懷沙》作“遌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