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七的词语

共 660 条词语 ,只显示前10页 ,当前第 5 页

  • 七均

    qī jūn

    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,每律均可作为宫音,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,称为“七均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科

    qī kē

    指应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君子事件

    qī jūn zǐ shì jiàn

    1936年5月,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后,多次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停止内战、一致抗日和释放政治犯等要求。11月22日深夜,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袖沈钧儒、章乃器、邹韬奋、李公朴、沙千里、史良、王造时等七人,史称“七君子事件”。事件发生后,全国人民极为愤慨,广泛开展营救运动。1937年7月后,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沈钧儒等七人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科谪

    qī kē zhé

    见“七科适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孔针

    qī kǒng zhēn

    参见:七孔针,七孔针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孔

    qī kǒng

    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个孔穴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牢

    qī láo

    牛、羊、豕三牲各七。古代天子馈赐诸侯的礼品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楞八瓣

    qī léng bā bàn

    形容凹凸不平。楞,同“棱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里濑

    qī lǐ lài

    在浙江省桐庐县南。两山夹峙,东阳江奔泻其间,水流湍急,连亘七里,故名。北岸富春山(严陵山)传说为东汉严光(严子陵)耕作垂钓处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老会

    qī lăo huì

    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,招请好友九人宴饮,其中胡杲、吉皎、郑据、刘真(一作刘贞)、卢真、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,称七老会。宴罢,各赋《七老会诗》一首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里香

    qī lǐ xiāng

    ①.芸草的别名。②.山矾的别名。③.桂花的别名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三五七言诗

    sān wǔ qī yán shī

    诗体的一种。一首中杂用三、五、七言为句。始创于唐·李白《三五七言》诗:“秋风清,秋月明。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。相思相见知何日,此时此夜难为情。”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三寸鸟七寸嘴

    sān cùn niăo qī cùn zuǐ

    喻善于强词夺理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双七

    shuāng qī

    ①.十四。②.指农历七月初七日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菱八落

    qī líng bā luò

    菱角易落,故民谚有“七菱八落”之语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林林

    qī lín lín

    悄悄地;慢慢地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陵

    qī líng

    指西汉七个皇帝的陵墓。宣帝葬杜陵,文帝葬霸陵,高帝葬长陵,惠帝葬安陵,景帝葬阳陵,武帝葬茂陵,昭帝葬平陵,合称“七陵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留七林

    qī liú qī lín

    ①.亦作“七留七力”。②.悄悄地;慢慢地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录

    qī lù

    ①.书名。是继汉刘歆《七略》、南朝齐王俭《七志》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,南朝梁阮孝绪撰。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,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原书已失传,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《广弘明集》卷三中。②.宋代福建莆田郑寅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:曰经,曰史,曰子,曰艺,曰方伎,曰文,曰类。见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留七力

    qī liú qī lì

    见“七留七林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轮风

    qī lún fēng

    七轮扇运转所产生的气流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略

    qī lüè

    书名。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。西汉刘歆编辑宫廷藏书,分成辑略、六艺略、诸子略、诗赋略、兵书略、术数略和方技略七类。故称《七略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轮扇

    qī lún shàn

    古代以机轮运转的一种风扇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男八壻

    qī nán bā xù

    同“七子八壻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闽

    qī mǐn

    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,因分为七族,故称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:“辨其邦国、都、鄙、四夷、八蛮、七闽、九貉、五戎、六狄之人民。”贾公彦疏:“叔熊居濮如蛮,后子从分为七种,故谓之七闽。”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命

    qī mìng

    ①.周代官爵的第七级,赐国侯伯。②.借指封疆大吏。③.犹言七名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穆

    qī mù

    指春秋郑穆公后裔子展、子西、子产、伯有、子太叔、子石、伯石,是掌握郑国政权的世卿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女池

    qī nǚ chí

    池名。在今陕西城固县北。相传汉项伯死后,他的七个女儿为他取土筑坟所造成,故名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盘

    qī pán

    见“七盘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排

    qī pái

    七言排律的省称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辇

    qī niăn

    唐代宫廷的七种辇车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贫八富

    qī pín bā fù

    见“七贫七富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品茶

    qī pǐn chá

    ①.七个等级的茶。②.金曾规定,七品官以上,其家方许饮茶。见《金史·食货志四》。后因称茶叶为“七品茶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贫七富

    qī pín qī fù

    ①.亦作“七贫八富”。②.形容贫富变化无常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魄悠悠

    qī pò yōu yōu

    谓七魄离身飘荡。形容惊愕、昏厥或死亡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魄

    qī pò

    道家谓人有七魄,各有名目。第一魄名尸狗,第二魄名伏矢,第三魄名雀阴,第四魄名吞贼,第五魄名非毒,第六魄名除秽,第七魄名臭肺。见《云笈七签》卷五四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品琴堂

    qī pǐn qín táng

    封建时代对县令的美称。因县令官阶一般为七品,故云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弃

    qī qì

    七出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起

    qī qǐ

    相传禹一饭七起以迎贤士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一引《鬻子》:“﹝禹﹞一馈而七起,曰:'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,恐其留吾门也。'是以四海之士皆至。”北齐刘昼《新论·诫盈》:“夏禹一馈而七起,周公一沐而三握发,食不遑饱,沐不及晞。”后用以称礼贤下士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起八落

    qī qǐ bā luò

    多次上下升降。形容麻烦不堪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七事变

    qī qī shì biàn

   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。1937年6月起,日本侵略军在北平(今北京)西南宛平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。7月7日晚10时,日军在北平近郊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,诡称一名士兵失踪,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。当地驻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。正交涉间,日军竟炮轰宛平县城,并向芦沟桥进攻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巧图

    qī qiăo tú

    即七巧板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桥问题

    qī qiáo wèn tí

    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。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,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(如图)。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,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,再回到起点?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,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“一笔画”问题,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擒孟获

    qī qín mèng huò

    公元225年,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叛,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兵征抚,采取攻心策略,七次生擒孟获,七次放还,使之心悦诚服,归顺蜀汉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禽

    qī qín

    见“七纵七禽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去

    qī qù

    即七出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趣

    qī qù

    佛教语。谓一切众生轮回趋向的七个地方。即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人、天、仙和阿修罗。《楞严经》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,故成“七趣”。《楞严经》卷九:“阿难,如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人及神仙、天洎修罗,精研七趣,皆是昏沈诸有为相,妄想受生,妄想随业。”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卿

    qī qīng

    明代以六部尚书、左右都御史为七卿。见《明史·七卿年表》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人

    qī rén

    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戎

    qī róng

    古代泛称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缺

    qī quē

    汉何休称夫道缺、妇道缺、君道缺、臣道缺、父道缺、子道缺、周公之礼缺为“七缺”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杀

    qī shā

    ①.凶神。②.人命案件的七种情况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商

    qī shāng

    古代燕乐中的商声七调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伤

    qī shāng

    中医学名词。隋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以大饱伤脾,大怒气逆伤肝,强力举重、久坐湿地伤肾,形寒饮冷伤肺,忧愁思虑伤心,风雨寒暑伤形,大怒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。同书又指生殖系的七种疾病:“七伤者,一曰阴寒,二曰阴萎,三曰里急,四曰精连连,五曰精少阴下湿,六曰精清,七曰小便苦数、临事不济。”喻嘉言则以《金匮要略》之食伤、忧伤、饮伤、房屋伤、饥伤、劳伤、经络荣卫气伤为七伤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煞

    qī shà

    凶神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升之布

    qī shēng zhī bù

    粗布,幅含五百六十缕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舍

    qī shè

    指室、堂、庭、门、巷、术、野七处所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声

    qī shēng

    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,即宫、商、角、变徵(比角高半音)、徵、羽和变宫(比羽高半音),相当于现行简谱中的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圣刀

    qī shèng dāo

    宋时百戏中的一个节目。 [查看详情]

  • 七十二

    qī shí èr

    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。亦用以表示数量多。 [查看详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