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七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此演切,𡘋千上聲。
《說文》:水不深也。
《詩・邶風》:就其淺矣。
例又,《荀子・修身篇》:少聞曰淺。
例又,虎皮也。
《詩・大雅》:鞹鞃淺幭。〔傳〕淺,虎皮淺毛也。
例又,凡獸之淺毛者,皆曰淺。
《周禮・春官》:巾車鹿淺𧜀。〔註〕以夏鹿皮爲覆笭。〔疏〕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,故云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則前切;《集韻》:將先切,𡘋音箋──與濺同。淺淺,水疾流貌。
《楚辭・九歌》:石瀨兮淺淺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在演切,音踐。
《古文尚書・堯典》「寅淺納日」,馬融讀。今作餞。
音又,則旰切,音贊──與灒同,汙灑也。
音又,子賤切,音箭──與濺同,水激也。
《儀禮・士虞禮》〔註〕:槃以盛棄水,爲淺汙人也。
例又,與翦通。
《儀禮・士喪禮》:用疏布緇翦。〔註〕翦,淺也。
注解
〔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淺〕字拼音是q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戔。
〔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ǎn] ⑴ 见“浅1”。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