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阅读史

书这粒种子,是在我大约5岁时萌发的。

明媚的早晨,暖阳透过薄薄的窗帘弥散到床头。就在暖暖的被窝中,我捧着属于我的第一本书《童话故事》,陶醉其中。我羡慕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,惊奇玲珑娇小的拇指姑娘,为寒夜中悲惨死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流泪……。我被书中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,而鼻尖吸满是阳光中棉絮的味道。在我的心里,一直保留着这样的感觉:童话和阳光一样明媚、温暖,同棉絮一样轻柔、温馨。

读书的种子一旦萌发,便会枝繁叶茂。

慢慢地,我迷上了爷爷的书柜。那是一个藏满珍宝的地方,里面摆满了“古老”的小人书,书中古老的故事,让我认识了古老的世界:我相信了女娲造人、盘古开天,崇拜追日的英雄夸父,为独守冷月的嫦娥难过,更为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悲伤……。我埋头于那堆泛黄的小人书中,时间老人为我画出了一条历史的长河,让我嗅到了沧桑的味道,为我的心灵世界增添了一份神秘。

渐渐地,我拥有了自己的书柜。起初,我把爷爷的宝藏“挪来”一部分,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大文学名著,尽管里面的不少文字令我难啃,但书里面许多形象永远的印在我的心里:诸葛亮智慧超群,关云长忠勇无比;孙悟空眼光犀利,猪八戒憨态可掬;晁天王仗义疏财,鲁智深侠肝义胆;晴雯性情刚烈,黛玉悲情葬花……

后来,外国的文学作品也成了我书柜中的座上宾:《格列佛游记》把我带进了一个奇思妙想的幻境,《老人与海》中桑地亚哥让我渴望自己也能成为女中硬汉,高尔基的《童年》让我庆幸自己童年的幸福与美好,读了泰戈尔的《飞鸟集》让我领略了“生如夏花之灿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”……

进入了书的世界,就像鱼儿进入了海洋。如醉如痴之中,也把我的思考融入了书的世界,咀嚼生活的真谛:在曹雪芹的豪门大宅里,我感喟曾经的浮华奢靡,领略尘世的悲凉沧桑;与余秋雨一道踏着文化苦旅,我思索历史文化的厚重,感受“焦灼后的放松,苍老后的年轻”;用心去丈量泰戈尔“世界上最伟大的距离”,感叹他游丝般的敏感,肌肤般的细腻……

春华秋实,我的读书终于结出了果实,尽管有些青涩。

我的作品从教室走向校园,从校刊迈入报端,当我的手笔变成一篇篇铅字作品时,我要衷心的感谢书柜中那些大手笔!

翻过书页,翻过冬夏春秋,书香伴我一路芬芳。

书,开启了我的思想,书,给了我生命的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