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个村庄里的中国》读后感

作者以童年的经历,结合共和国以来中国农村的变迁,深刻反省了中国农村历来贫困的根本原因。从日渐消散农村里,反思改革的许多逻辑起点。

顺应中国一句古话,“得民心者得天下以打土豪”,分田地的方式,赢得了中国农民的支持,不多时,却以"合作社“的方式,巧妙的土地所有权收了回去,作为一个国家集权主义的社会,计划经济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,”好爸爸“型的政府,包办了太多市场经济的事情。

人群中的短视行为,造成了乡村许多美好事物的不断消失。

不平衡的经济发展,进一步恶化着乡村经济体。

作为农村断层的一代人,深深为回不去的故乡感到担忧,新农村建设,不应当简单的把农村人赶到楼房中去,农村建设应该交给农民自己来设计,不应该自以为是的越俎代庖。

读完本书,深感自己阅历的浅薄,许多有思想的书尚未阅读,比如《论美国的民主》等等,人作为一颗有思想的芦苇,也应当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,也一定要建立在广泛猎取的基础上,不然很容易陷入逻辑的怪圈,得出一些荒谬的结论。

多读书,多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