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家训谈家风作文

我,望了望靠在沙发上读着报纸的爸爸,走进房间,轻轻拿起枕边未读完的《美人何处》,翻开,读起来了。

偶然听到新闻中在谈论“家风”这个词,我也问起爸爸:“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呀?”爸爸丢给了我四个看似没用的字:“自行体会。”好吧,那就让我想想,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。

听爸爸说过,在他小的时候,奶奶的观念就是只有读书才能成大器。虽然那个时候家徒四壁,爷爷每晚都睡在羊圈里的稻草垛上。但是就算是这样,爷爷奶奶也坚持供起了三个孩子上学。因为那时候真的是太贫穷了,姑姑和伯伯都在高中的时候提出退学,让年纪最小的爸爸去读书。听说爸爸成绩那是还挺好,但后来也没去上大学。只不过是工作后,半工半读的上了夜校。伯伯成绩也挺不错,就算现在,我在地图上随便找一个又长又绕口的地名,伯伯也能迅速报出这地方的地理位置。我实在为之佩服。

到了现在,条件也比原来好的多了,爸爸似乎过怕了原来的穷日子,我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我。他也开始培养我读书的习惯,因为他也是从小就养成了读书这个好习惯。那时候书少,也没个闲钱去买。爸爸靠的也就是借别人的书,一借到书就如获珍宝,如饥似渴的读起来。他读书的速度一般很快,看完了就还给人家。所以别人还是挺愿意借给他的。现在家里的书柜满当当的都是书。一本泛黄的《四书五经》格外显眼。爸爸说那也是他小时候从别人搬家留下的破烂堆中找出来的,一直舍不得丢,百看不厌。他说:“看书,是看它其中的道理和内涵,而不是它的来源。”

我四五岁的时候,他爱让我背古诗,总是他背一句,我读一句。还读的磕磕巴巴的,后来他让我单独背,我总爱耍赖偷看一眼。他也不爱追究,只是让我反复的读。后来能很快背掉了。

然后我到十一二岁的时候,读书的习惯已经养成了。每晚睡前必读一会儿书,不然就像吃饭不用筷子一样难受。到现在,虽然时间没原来多了,读书的时间也总该有的。

夜深了,我安静的靠在枕边,看着手中的《美人何处》。